您好,欢迎浏览攀枝花广电传媒网! 加入收藏 登陆 | 注册
攀枝花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
攀枝花手机台下载
攀枝花:执笔“一老一小” 绘就“朝夕美好”
时间:2023-08-20 12:21:59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夕阳余晖,美如画卷;朝阳初升,光芒万丈。


 “一老一小”是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市长治久安、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聚焦“一老一小”,以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全力织牢民生保障网。攀枝花在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过程中,持续关爱“一老一小”,不断提高“一老一小”生活品质,绘就“朝夕美好”幸福画卷。


老有所依


近日,记者来到米易县南部丙谷中心敬老院,该敬老院被“一分为二”,一半作为生活区域,另一半则在改造升级。


生活区域里,老人们正围坐在一起乘凉聊天。


微信截图_20230818164546.png


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楼上楼下往来穿梭,运输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加快推进敬老院护理能力提升改造项目。


W020230816526777623376.jpg


该项目被列入全市2023年民生实事,今年7月底正式开工,预计11月中旬完成建设。项目将对院内硬件设施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提高养老机构的护理能力,提升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看着正在升级改造的敬老院,71岁的安兴武充满期待。他说:“现在我们房间里没有空调,夏天热得睡不着,也没有呼叫系统,以后再也没有这些烦恼了。”


一座温暖的城市是老有所需、城有所应。米易县民政局社会事务股工作人员罗艳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敬老院的改造提升为载体,完善设施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有效解决老年人居住、饮水、洗浴、如厕、就医等方面存在的不便问题,实现老年人居住能安心、手边有热饮、洗浴有保暖、如厕更安全、活动更丰富、就医更方便。”


微信截图_20230818165028.png


米易县南部丙谷中心敬老院的提档升级是我市提升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护理能力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护理能力的有效举措。此外,米易县北部湾丘中心敬老院和盐边县国胜乡敬老院也在加速推进改造升级,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正惠及更多老年人。


小有所靠


8月14日,在仁和区平地镇白拉古村的“童伴之家”,十余名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彝族小朋友手拿羊皮鼓,踩着明快的节拍,在院落里跳起了羊皮鼓舞。


微信截图_20230818165309.png


在“童伴之家”,跳羊皮鼓舞是小朋友们的日常活动之一。来到教室,孩子们上起了物理课,老师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这样的课堂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让他们学习到了有趣的物理知识。


微信截图_20230819080525.png


“童伴之家”于今年3月底启动建设,目前硬件设施部分已完成,软件设施部分正加快推进。该项目负责人、“童伴妈妈”廖庭艳介绍,“童伴之家”已开展了五一劳动节彩绘活动、六一儿童节活动和“三线阳光鼓动希望”公益活动。在邀请高校大学生来村为小朋友们提供课业辅导的同时,还开设了科普类、安全教育类、非遗羊皮鼓舞等课程,不断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目前,已为120名白拉古村的小朋友提供贴心服务。


“童伴之家”虽小,却关乎民生、紧贴民心。白拉古村小朋友们享受到的服务是我市加快推进“童伴之家”建设的缩影。今年,我市安排资金新建5个“童伴之家”,关爱留守、困境儿童,通过一系列举措,托起千万个家庭稳稳的幸福。


W020230816522684926813.jpg


近年来,我市把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争取资金,全力推动实现“童伴之家”县(区)全覆盖。目前,东区大地湾社区“童伴之家”、西区清香坪街道智学社区“童伴之家”、仁和区白拉古村“童伴之家”、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童伴之家”、米易县高龙村“童伴之家”点位创建工作已完成,将惠及留守儿童及困境、残疾儿童300余名。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展‘童伴妈妈’培训工作,严格落实‘童伴妈妈’‘六个一’工作职责,大力开展安全教育、亲情陪伴、社会实践、青春自护、法律知识普及等活动,打通留守儿童关爱‘最后一公里’。”团市委学校少年与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副部长赵林钰表示,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让“童伴之家”成为留守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营。



微信图片_20230810072917.jpg


图片

(攀枝花手机台)


image.png


记者:李媛 薛琪舰

通讯员:曾代勇

编辑:李欣璐

封面来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审核:孙昕


发表评论